三木

三木

我没有热爱这里,我只是出生在这个地方。

隨筆(2025.7)

幻想#

國內許多父母總將親子關係的天平壓向 “分數” 的刻度,但從未想過孩子以後會受怎樣的苦。以 “為你好” 為名的管教方式,卻讓自己的孩子陷入了更深的困境。心裡有一點的憤怒和無奈,又有一點懊悔。怒自己年少怯懦未能抗爭;嘆即便靈魂抽離仍逃不過誤解;悔在自我懷疑的泥潭沉淪中又日復一日。
開車上下班的時候,我反復思索著如何才能與自己的過往和解。直到今天,腦海裡浮現這樣的畫面:家人在病床上躺著,枯瘦的手指緊緊攥著我的衣角,用最後的力氣囑托我 “要好好工作”。那一刻,我積壓已久的情感好像釋懷了。原來釋懷不是放下責任的釋然,而是讀懂那份期待後與現實的無奈和解。一時,我甚至不知道支撐自己的,是那聲未斷的囑托,還是人類為了生存的執念?
或許我們都是《活著》中的富貴,活著成為了時代的塵埃。父母在他們認為正確的認知裡雕刻了孩子們的人生,孩子們用一生去尋找真實的自我。只是不懂,既然苦難養育著苦難人,那同類的理解,何會如此艱難?

載入中......
此文章數據所有權由區塊鏈加密技術和智能合約保障僅歸創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