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
国内许多父母总将亲子关系的天平压向 “分数” 的刻度,但从未想过孩子以后会受怎样的苦。以 “为你好” 为名的管教方式,却让自己的孩子陷入了更深的困境。心里有一点的愤怒和无奈,又有一点懊悔。怒自己年少怯懦未能抗争;叹即便灵魂抽离仍逃不过误解;悔在自我怀疑的泥潭沉沦中又日复一日。
开车上下班的时候,我反复思索着如何才能与自己的过往和解。直到今天,脑海里浮现这样的画面:家人在病床上躺着,枯瘦的手指紧紧攥着我的衣角,用最后的力气嘱托我 “要好好工作”。那一刻,我积压已久的情感好像释怀了。原来释怀不是放下责任的释然,而是读懂那份期待后与现实的无奈和解。一时,我甚至不知道支撑自己的,是那声未断的嘱托,还是人类为了生存的执念?
或许我们都是《活着》中的富贵,活着成为了时代的尘埃。父母在他们认为正确的认知里雕刻了孩子们的人生,孩子们用一生去寻找真实的自我。只是不懂,既然苦难养育着苦难人,那同类的理解,何会如此艰难?